“一家好几个行长”仍让人难以释怀
权力封闭、利益板结、人情蔓延,这样的“历史渊源”亟待破解,任职回避制度必须落到实处。
”
文 | 龙之朱
针对近日公众关注的男孩“长大想当行长”视频,4月7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安徽省分行新闻发言人在接受采访时作出回应:孩子父母目前的工作岗位符合监管要求和农发行任职回避制度规定,为此他们处于异地工作状态。
这位发言人称,视频中的学生确实是该行员工的孩子。经排查,其父亲是某县支行行长,母亲是某市分行机关部门副主管,孩子的爷爷、外公曾经是农发行员工,均已退休多年,其爷爷是支行普通员工、外公曾担任过另一县支行行长。
这一回应直面公众质疑,清楚交代了孩子父辈、祖辈的具体职务,也从历史变迁及员工联姻等方面解释了一家人在农发行人数较多的原因。这些信息让近期关注此事的公众,扫除了心头的一些疑云。
不过,尽管“事出有因”,也“情有可原”,孩子多位家人担任分行、支行领导职务也符合规定,但如此“一家好几个行长”的现状,仍让人难以释怀。
很多人在关注此事时,都评论“孩子是不会说谎的”,他不过是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在孩子的眼里,祖辈、父母辈都是“行长”,那么自己当“行长”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是“代代相传”。但在社会公众眼中,哪怕从制度层面看,这个“都吃农发行饭”的家庭没啥毛病,也难以摆脱一种国企岗位“世袭”的印象。
这么多近亲属扎堆在一个系统,好处是可以互相学习和帮助,但坏处更显而易见,即公事可能有“家事化”的嫌疑,乃至公事私事夹杂撕扯。这样的状况,虽不能说一定会损害公共利益,但显然无助于增进公共利益。
此外,该新闻发言人也提到,这是过去近三十年来历史变迁和员工联姻形成的。这个说法可能客观,也有说服力,但也侧面透露出一个信息:此类情况或并非个例,而是具有某种普遍性。
此前亦有媒体报道,在不少地方的烟草、银行等国企里,“父一辈子一辈”的情形比较普遍。把单位搞成家族化,权力封闭、利益板结、人情蔓延,这样的“历史渊源”亟待破解,任职回避制度必须落到实处。
当然,眼下不少国企都出台了任职回避制度。2019年,原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银行保险机构员工履职回避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规定,银行保险机构的管理层成员等关键人员本人与其配偶、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和近姻亲等亲属不得在同一单位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管理层成员的职务或有直接上下级管理关系的职务。
这些制度确实有效遏止了近亲繁殖的情形,基本解决了增量问题,但如何消化存量,也应有相应的制度和办法。比如在职务上做出相应的约束性规定,家庭成员中一人担任领导职务,则另一人不得担任等。
板结的土壤上长不出娇艳的花。国企也好,党政机关也好,之所以强调严格的任职回避制度,本质上就是为了保证公平公正,维护公共利益。如果动不动就是“我的理想是接我爷爷我爸爸的班”,那对于大多数求职者、对于社会发展都有害无利。
编辑|甘琼芳
排版|甘琼芳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